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韦燕 实习生 戴赐霖)“学为中心”,即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教师通过引导,调动学生能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落实学生核心素养。
为进一步深入推行“学为中心”课堂教学,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力”、教师课堂教学“研究力”,3月9日-10日,重庆市江北区新村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开展“‘学为中心’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力’”教学行动研究第二阶段第一次活动。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陈佑清、毛齐明齐聚新村实验小学,与新村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新村国兴小学、新村国奥小学各学科“种子教师”就“学为中心”教学研究展开充分交流研讨,深入开展“学为中心”教学点上实验研究设计与指导。来自重庆市永川区萱花实验小学、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第三小学的相关领导和老师参与了此次观摩和学习。
本次活动由课堂观察、课堂研讨、“学为中心”课堂集中研讨、陈佑清专题讲座四个部分组成。来自新村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五位教师先后展示了“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英语教师章琳钰紧扣中外超市的文化特色,带领学生认识教材展示的外国超市,了解身边的重庆超市,并灵活运用单词、句型,向家人、朋友介绍自己喜欢的超市,让学生在“逛超市”的场景中学英语、说英语,回归语言学习本身。
教师何滢奉上美感启蒙课,带领学生走近中华传统服饰——汉服,领略汉服魅力,探寻汉服纹样的规律。“纹样是不是越多越好?”“大纹样放哪里更美观?”何滢表示,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她鼓励学生小组合作,用纹样装饰汉服,通过讨论发现问题所在。学生通过观察制作精良的汉服图片,在教师引导下,发现纹样排列、比例和色彩搭配的规律,并用于修改现有装饰。一番探索结束,学生成功解决问题。 沧州新闻网
早在小学二年级,学生就认识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数学教师刘冰清以旧知识为基础,组合使用独立思考、双人合作、小组讨论三种活动形式,设计教学活动,带领学生看图、画图、辨图,探索出新知识“轴对称性质”,让学生跳出直观感受,收获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认知。
“看重‘学习力’的课堂与传统课堂有什么不同?”陈佑清抛出问题,引发在场教师思考。陈佑清指出,传统课堂上,教师直接讲基础知识,而新课堂以“学”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授课重点和授课目标,给予学生及时、正确的引导和反馈。 潜江新闻网
毛齐明以三位教师的课堂展示为基础,希望教师围绕重点、难点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知识、习技能、悟规律,着重锻炼学生思维;通过课堂引导,激发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教师李晴设计“导学单”,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听读、朗读、品读中感悟作者情感,通过组内交流和小组讨论积极联想,感受诗人艾青的独特表达。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范海艳创设“法治在线”栏目,让“普法小课堂”“新闻播报”从电视里进入课堂,学生积极参与,充分提升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
随后,陈佑清教授做“逐步完善‘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模式”“初步建构‘学为中心’课堂教学的视点及具体观察点”主题分享,梳理教学样态,构建教学模型,为“种子教师”们释疑解惑。
活动最后,新村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新村实验小学校长李青春与陈佑清教授团队达成共识,立足“学为中心”教学,不断探索“学习力提升”实施的有效路径和方法,双方对推动后期工作充满了期待。
强劲的教育改革呼声、实在的教育改革举动、广泛的教育改革共识,一切都在证明,新村实验小学集团教育者心怀教育,脚踏实地,始终站在学生的视角看待教育,始终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持续探索“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上砥砺前行,再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