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 垃圾分类是一个城市走向文明的标志,更关系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命运。学校担负着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在培养学生文明习惯,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形成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沙坪坝区通过体系建设、宣传教育、协同共育等三大抓手,做实做亮校园垃圾分类工作。
坚持筑牢“体系完善”基础
一是工作管理体系完善,成立“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沙坪坝区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指南》,研制《沙坪坝区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评标准》《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督查20条》等制度文件,建立完善月报送、季考核、学期总结评价的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建成市级垃圾分类示范校7个、区级垃圾分类示范校13个。二是分类收集体系完善,以校园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行动为抓手,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落实责任、摆放整齐、分到位和投准确三大专项行动,全区各学校设置可移动式分类垃圾桶3800余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栏、标识标牌4000余块;加大人力投入,形成以258名垃圾分类指导员为骨干, 7000余名教师共管理、全体教师员工齐参与的校园垃圾分类工作队伍。
坚持做亮“宣传教育”特色
通过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黑板报等平台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1000余次;依托宣传栏、LED屏等阵地投放垃圾分类公益宣传5000余处;开发垃圾分类学生读本2册、垃圾分类市级精品课10节;结合“三进一出”开展班队会、主题宣讲、手抄报、演讲比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垃圾分类教育活动,学校及学生参与率均达100%,形成垃圾分类“开学第一课”“分类宣讲员”等工作亮点;树人凤天小学赵豫卓尔、南渝中学龚依祎在重庆市垃圾分类演讲比赛中分别斩获一等奖。《有亮点!沙坪坝区这样抓好校园生活垃圾分类》《沙坪坝区开展校园垃圾分类“五大行动”,助力无废城市建设》等多项经验做法被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烟台社会网
坚持筑牢“协同共育”阵线
区教委联动区城管局,在开学前后组织垃圾分类联合专项检查;联动区环保局、区文明办、区创文办等单位,将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创卫复审、创文复检,纳入文明校园、绿色学校、无废学校等创建工作指标,督促推动学校垃圾分类硬件建设标准化、软件建设丰富化、运行管理规范化;联动镇街和社会单位,开展“缤‘分’校园,文明共建”小学生垃圾分类打卡活动,参与学生3000余人;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小手拉大手”主题实践活动,带动影响群众数万人。
沙坪坝区将持续扩展宣传范围,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广大师生从“正确投放好每个垃圾”做起,通过实际行动,为高品质城市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