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教育网 » 正文

专访丨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静:以技能竞赛助力乡村振兴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吴倩)乡村振兴的号角声,在重庆这片沃土上愈发嘹亮。

3月19日,首届“巴蜀工匠”杯乡村振兴技术技能大赛在永川落下帷幕。届此,华龙网专访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静,对本次大赛的基本情况、前期筹备工作等进行详细介绍。

华龙网:请简要介绍一下本次赛事的基本情况。

苏静: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川渝两地发展藤蔓相连,地域同气连枝。本次“巴蜀工匠”杯乡村振兴技术技能大赛由重庆市人力社保局、重庆市乡村振兴局、四川省人社厅和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协同唱好“双城记”、建设“经济圈”,以“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广州资讯网

一是乡村振兴主题突出。大赛围绕“技能激活乡村、振兴擎动未来”主题,把农机维修、蔬菜嫁接等7个项目放在了“田间地头”农业生产第一线,在黄瓜山下全市首批“巴渝工匠”乡村驿站之一的“十里荷香”农业观光体验园举行。同时,本次大赛还组织了川渝市州、区县的近40家企业开展“乡村振兴”特色产品和技能展示。

二是智能化高效办赛。本届大赛全面使用“渝赛宝”赛务平台,全程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参赛报名、数据统计、导航服务、人员调度、会议组织、系统评分等工作,力求借助智能化手段让技能竞赛举办更加精细化、精准化、便捷化,进一步提升大赛工作效率、服务质量、保障水平和公平公正。 芜湖资讯网

重庆市38个区县和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高新区、万盛经开区全部组队参赛,四川省成都市、宜宾市、甘孜州等16个市州组队参赛,经过层层选拔共推荐了551名选手,在永川共赴一场春的盛宴。

从本次大赛举办规模来看,算得上是今年以来川渝地区最大规模的技能赛事活动,作为“东道主”,我们努力做到“办赛精彩、参赛出彩、发展增彩”,最大程度放大了赛事综合效应,为世界技能大赛积蓄动能,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

华龙网:为把赛事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市人力社保局做了哪些前期准备?

苏静:一是高度重视、精心筹备。我们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周密部署,牵头成立“巴蜀工匠”杯乡村振兴技术技能大赛组委会,负责统筹决策和部署推动赛事各项重点工作,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抓好赛前报到—开闭幕式—比赛阶段—赛后颁奖等各项工作。层层压紧压实责任,严格落实赛事各项工作,确保竞赛组织流畅、安全措施严密、设施条件一流、宣传氛围浓厚、后勤保障有力,努力呈现一场精彩、公平、圆满的职业技能比武盛会。

新疆新闻网

二是广泛发动、优中选优。我们主动对接四川省人社厅,积极发动川渝两地技能人才参与赛事,并且运用“渝赛宝”做好赛事信息管理服务,共同吹响技能人才的“集结号”。同时,共同组建了竞赛专家组,各项目的73名专家中,有重庆专家53名、四川专家20名,每个项目专家组均有1名四川专家,刺绣、盆景制作两个项目专家组长由四川专家担任,确保赛事公平公正公开。

三是广而告之、宣传造势。我们邀请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央广网、重庆电视台、重庆日报、华龙网等20余家主流媒体,做好本次大赛的宣传工作,营造崇尚技能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扩大社会影响力,切实增强大赛对技能人才工作的带动作用,将技能大赛打造为发现和选拔技能人才的亮丽品牌。 国际经济网

华龙网:本届职业技能大赛如何服务乡村振兴?

苏静: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

本次大赛认真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了职业技能竞赛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展示精湛技能、交流技艺的平台,更好地带动了广大劳动者钻研技术、提升技能、争创佳绩,更好地服务农业农村、服务社会。

一是项目设置对接现在、鸟瞰未来。本届大赛参照世界技能大赛、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以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赛项,结合项目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能力、地方农业特色产业及全市办赛参赛基础,研究设置了20个比赛项目。很多项目既是面向农村现状,也是面向未来设计的。

比如互联网营销这一比赛项目,对接现在火热的直播带货大潮,以电商直播等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致力于做好农产品销售大文章,全力推进乡村振兴。通过这些技能竞赛的开展,可以快速有效地培养出一批技能人才,他们不光是为振兴乡村服务,也在为我们更长远的未来服务。

二是技能人才示范带动、星火燎原。作为川渝地区技术技能竞技盛会,大赛集聚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国家竞赛集训基地选手、一线在职职工等,对川渝职业院校和技能人才的发展大有裨益,将为成渝双城经济圈乡村振兴和重点产业发展提供优秀技能人才支撑,充分展示成果成效和典型经验。以大赛为契机,努力实现“一花引得百花开,百花捧出盛景来”的美好愿景,影响带动更多劳动者认识技能、学习技能、投身技能,走上“技能就业、技能创业、技能增收、技能致富”之路,为乡村振兴储备人才队伍。

潍坊新闻网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这次大赛是两地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合作以来,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参赛项目最多的一次,也是选手、裁判、专家交流最深入的一次。相信本次大赛必将为川渝两地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弘扬工匠精神,助力乡村振兴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挥强大引擎作用,真正实现技能激活乡村、振兴擎动未来。

华龙网:除共同办赛之外,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两地人社部门在职业技能建设工作方面还有哪些合作?

苏静:今年2月,在川渝人社合作联席会第八次会议上,双方签署了“十大专项行动”合作协议,明确提出开展“巴蜀工匠”共育行动。近3年来,川渝两地技能人才交流发展走向深水区:建成“巴蜀工匠”协同培养融合区2个,累计培训培养数字技能人才5万名;在技工院校专业建设、师资互派、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组建川渝技工教育集团,推动了全市技工院校与四川23家企业、16所技工院校开展深度合作。

经济新闻网

下一步,川渝两地人社部门还将共同实施“巴蜀工匠”共育行动,共同建设“智能+技能”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西部高技能人才培育总部、西部工匠城、职业能力建设创新改革先行区,共同打造技工教育联盟、职业培训品牌和竞赛品牌,合力塑造区域人才协同发展新样板,共同绘就城乡共美新画卷。

上一篇:课题引领谱新章 “双减”赋能促发展——重庆市永川区“双减”专项课题联合开题会侧记
下一篇:暂无

相关推荐


二维码
友情链接: 东轴轴承 中国华文教育网 天津市工贸学校 建筑装饰设计 胰岛素泵 振动时效设备维修 耐火材料 传感器 中国彩虹文化 畜禽废水处理 金属材料 GPS北斗全球定位 厚壁钢管 电镀 时代壹网 五子棋 消防应急装备 天一文化 不锈钢打包带 数控开料机 电动窗帘 东莞喷油厂 上海快餐外送 江西正杰建设工程 科华技术 耐候板 晨金龙钢管 滤水管厂 IDC数据 阳光实验室